▲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 ,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 ,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足底筋膜作为一种连接跖骨与跟骨的一扇较厚的多层、致密且无弹性的结缔结构,在脚底表面延伸,发挥着支撑足弓、维持足底平衡及稳定、吸震的作用。
然而,足底筋膜炎并非属于炎症的一种,而是足底筋膜由于反复使用和损伤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高强度的使用、超重量的负荷、过度的拉伸等,都使得足底筋膜不断地消磨受损。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多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群。在长时间的站立或运动后脚底会出现剧烈疼痛,在适当的活动放松后有所减轻。但随着的症状的加深,痛感也在不断加重,且发作的更为频繁。
可喜的是,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在通过有效地控制后,可以逐步缓解并最终治愈。然而治愈时间通常要一年及以上,持续性的疼痛仍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尤为重要,找对方法并坚持就能事半功倍。
运动治疗
改善足底筋膜退化可以通过舒缓和运动治疗。
1、每天固定时间进行足底筋膜的活动和舒展,增强踝关节背屈活动度。
2、清晨醒后适当的走动,拉伸足底结构和小腿三头肌,强化足底肌群。
3、借助外力,如使用夜间固定夹或仪器辅助。
4、在拉伸后进行足底按摩、放松,帮助恢复足底筋膜弹性。
▲足底筋膜炎运动治疗方法
冲击波治疗
▲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软组织疼痛是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全新疗法。冲击波医学具有非侵入、无创伤、高疗效的特点,在医学界誉为"不流血的手术刀","治疗疼痛的最佳物理疗法","非手术治疗疼痛的的最后一道防线"。
冲击波作用原理:
◉ 组织调节机制:在压力相产生挤压作用,而在张力相则为拉伸作用,这两种作用,可以使冲击波治疗骨性疾病和软组织钙化性疾病。
◉ 成骨效应:冲击波诱发成骨细胞移行和新的骨组织形成。
◉ 代谢激活效应: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过程活跃,从而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和吸收。
◉ 释放P物质: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痛觉传递,促进脑啡肽的释放起镇痛作用。
冲击波疗法的优点:
◉ 非侵入式、无创、免除外科手术;
◉ 疗效确切,治愈率达80%-90%;
◉ 快速缓解疼痛,2-3次治疗后疼痛即可得到缓解;
◉ 安全便捷:无需麻醉、无需药品、无创操作;
◉ 不伤及正常组织,只针对病处,尤其是对坏死细胞起作用;
◉ 治疗时间短:每次治疗约20分钟,周期5-10次,视病患情况而定;
◉ 适应症广泛:除了禁忌症以外,骨科以及软组织病症大部分适用。
冲击波治疗的适应症:
◉ 跟痛症、足底筋膜炎;
◉ 肩周炎、颈椎病;
◉ 骨性关节炎;
◉ 髌腱炎,髌周痛;
◉ 滑囊炎,腱鞘炎;
◉ 肱骨上髁炎(网球肘和高尔夫球肘);
◉ 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骨坏死(股骨头坏死等);
◉ 跳跃膝(胫骨结节骨骺炎);
◉ 桡骨茎突炎;
◉ 髋区和髂胫束疼痛;
◉ 触发点疼痛——肌肉疼痛点等;
◉ 胫骨缘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