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坐骨神经痛”这个医学名词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不少在职人士都被坐骨神经痛困扰多年。长期坐立及过度劳动的工作,加上缺乏适当的休息,使脊椎承受极大的压力及负荷,这些日积月累的劳损,都会加剧腰背退化的速度,而大大增加患上坐骨神经痛的风险。
坐骨神经是全身分布最广的神经,一旦发生炎症或受到压迫,从背到脚都可能引发疼痛。
01
坐骨神经痛常见于20~60岁的人
坐骨神经痛,是指所有因坐骨神经受压或受炎性刺激导致的,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放射性疼痛,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
需要明确,坐骨神经痛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就好比鼻塞是感冒的症状。
坐骨神经痛在各种神经痛中居首,发病年龄为20~60岁,有原发和继发之分。
● 前者即坐骨神经炎,多与感染有关;
● 后者由邻近组织病变引起,如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椎管内肿瘤等压迫坐骨神经根所致。
02
坐骨神经痛常见症状有哪些?
1突然性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病然后出现疼痛,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个别为双侧。
2全身疼痛
坐骨神经痛发病时患者开始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感,以后渐渐加重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偶然有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
3疼痛特点
坐骨神经痛的疼痛特点表现为呈阵发性加剧,夜间更甚。部分坐骨神经痛患者在体位改变或坐骨神经受到牵拉时常可诱发疼痛或使之加剧。
03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在排除转移癌或者椎体肿瘤等异常疾病引发因素下,一般采用保守的非手术治疗,85%~90%的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麻和痛的感觉还在,可考虑手术治疗,患者中通过手术治疗的只占10%~15%。
非手术治疗主要以口服药物、局部封闭和针对病因的各种物理治疗为主,包括各种徒手治疗、运动疗法、电疗、超短波、磁热疗法、针刀、针灸、按摩、短波、激光等。
手术治疗包括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摘除术、髓核消融、臭氧治疗等,针对的梨状肌综合症的减压术。
04
两个小动作,远离坐骨神经痛!
俯卧挺身
动作要领:双手撑地,缓慢抬起上半身,要放松腰部、背部和臀部肌肉,保持动作2秒钟,然后慢慢下降到俯卧位,重复10次。
伸展梨状肌
动作要领:仰卧位,左膝弯曲把右腿放到左大腿的位置,用双手抱住左大腿并慢慢拉向胸口,感觉到大腿后侧和臀部有牵拉的感觉,保持这个动作10秒后放松,重复5次,左右替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