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

image.png

▲跟骨骨折

 

跟骨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外面的骨头像鸡蛋壳一样又薄又硬,但里面的骨头却十分松软、支撑力差。当跟骨受到创伤,外面的鸡蛋壳破碎之后,里面的骨头会随之开裂、塌陷失去原有的结构。轻微的跟骨骨裂通过石膏固定尚且能够有效地恢复,而伤及关节面和出现粉碎情况的骨折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跟骨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伤。

除此以外,跟骨是足部一块非常重要的骨头,而且与周围其他的骨头关联众多。跟骨周围骨骼结构复杂、周围软组织覆盖的保护较差,治疗的难度大大提升。后遗症也更多,在手术愈合后难以恢复到以往完好的状态,容易出现跛脚、畸形、疼痛等。


image.png

▲足踝处复杂的结构


生活中大部分的跟骨骨折都是由创伤引起的。如工人工作时从手脚架上跌落,或是搬运重物走楼梯时出现踩空。当脚跟受伤后出现刺痛、行走困难,就要当心发生了跟骨骨折,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跟骨骨折后的症状:

脚跟刺痛,行走困难或无法行走

脚跟区域出现肿胀、充血

脚踝部有挫伤和瘀斑

 

治疗:


image.png

跟骨骨折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适合损伤程度轻、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与治疗踝关节扭伤相似,通过冰敷消肿镇痛、加压包扎、抬高伤处、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修复。或是术后可能会出现较多并发症的患者,也需要进行保守治疗,避免造成感染、坏死、不愈合等风险。

而出现移位明显、跟骨关节面塌陷,甚至是断裂的情况,就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来恢复正常的跟骨形态与修复关节面的完整。

 

为什么不能立即手术?

当确定跟骨骨折后需要手术治疗,医生往往会建议在伤后5-7天,脚跟肿胀消退后再进行手术。这是因为,足踝附近软组织覆盖的保护能力差,当单薄的皮肉裹紧充血肿胀的软组织,就像过度填充的行李箱,一旦打开就会撑爆、溢出,无法缝合。


image.png


如果在没有充分消肿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就会出现众多不理想的情况,如:

切口两边皮肤缺血坏死

切口崩裂

疤痕过大

固定钢板暴露......

且感染的风险急剧增高, 出现皮肤坏死甚至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定要等到消肿至一定程度才能进行手术。